2015年1月23日,应我校杏悦娱乐登录贺晓鹏副研究员邀请🙇🏻♀️,国家优青、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博士来校做题为“多级纳米结构的界面调控:迈向高稳定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的学术报告😐。朱为宏🥰、钟新华、江浩等教授参加了学术报告🍒。
张强博士针对传统低维碳(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易堆叠🫰🏽、性能难以宏观体现的科学难题,阐述了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在多级结构碳材料制备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通过在纳米尺度对碳进行“搭积木式”构筑,张强团队成功研发了具备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及高比表面积的新型多级结构碳材料🍻,实现了硫的高效利用🕢,大幅度提升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赋予了碳材料更高的附加值🧑🏽🚒🧙🏿♀️。报告会上,张强博士生动地解答了与会师生关于“明星碳材料”石墨烯商业化应用等一系列问题。报告会结束以后,张强博士与来自化学、材料、化工、机动等杏悦的青年教师展开了学术讨论与交流👣。
张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多级结构碳材料🤾🏻♀️、锂硫电池以及电催化的研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The 2012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 for CARBON等奖励。2009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 年7月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从事碳管基电催化剂的开发💽,2010年3月赴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从事电镜催化及能源化学的研究,2011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基于纳米碳和储能研究,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等发表SCI收录高水平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10篇为ESI高引用学术论文。所发论文近五年他引3100余次👨🏼🔧🥚,h因子为35☺️🚵🏻♀️。申请中国专利13项(8项已授权),PCT国际专利2项。